韩文涛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唐诗学唐诗步虚词《文子》发微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兰台世界》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唐代女冠的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研究》2017年第2期103-123,共21页韩文涛 丁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12&ZD156)阶段性研究成果
唐代女冠人数众多、地位特殊、思想解放,并十分注重内修外饰。与诗人展开多维交往进而直接参与诗歌创作,是女冠与唐诗互动的两种主要方式。女冠诗以"情"取胜,道情诗、世情诗、纯情诗的创作丰富了男性主导下的唐代诗坛,其宗教价值、诗...
关键词:李冶 薛涛 鱼玄机 女冠诗 唐诗学 
论步虚与唐诗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317-343,共27页韩文涛 丁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
步虚是东晋时形成的诗、乐、舞合一的道教斋法,道士旋绕香案、高座或斋坛,象征众仙飞巡虚空、斋会于玄都玉京之状.道士在旋绕时采用的曲调行腔便是步虚声,而其所咏歌词即为步虚词.步虚仪是斋醮的首要环节,步虚声是所有道场以及道徒晚课...
关键词:步虚 步虚声 步虚词 唐诗 唐诗学 
论青词与唐诗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丁放 韩文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12&ZD156)
青词又称清词、青辞、绿章,滥觞于唐,定型于宋,鼎盛于明,衰落于清。有唐以来,不计其数的道士高功、帝王官僚、文人士子创作了大量青词,仅就唐、宋两代而论,现存青词数量已超过一千六百通,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巨大。青词与唐诗呈现出互相...
关键词:青词 诗体青词 骈文 唐诗 唐诗学 
周室东迁与平王功过
《兰台世界》2016年第14期121-122,共2页韩文涛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ZD156)
周室东迁的不可控因素有重心转移、矛盾累积、自然灾害、具体形势等,而西周的衰亡不能完全归咎于平王宜臼,他在东迁前后的表现可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关键词:平王 宜臼 东迁 功过 古今人表 
论《周易》方位吉凶对立——以“西南”与“东北”为中心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34-38,共5页韩文涛 
玩味《周易》卦爻辞,我们会发现"西南"与"东北"存在着明显的吉凶对立倾向。受此倾向影响,后人附会增衍、曲为之说,推演出多种卦图、卦气、谶纬学说以及风水堪舆之术,虽然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哲学价值,但并不能解释为何《周...
关键词:周易 西南 东北 方位 吉凶对立 
从《战国策》合纵、连横章节看刘向的一统思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韩文涛 
刘向处理《战国策》合纵、连横章节时,呈现出剪裁重组、故意捏合、暗藏褒贬等特点,这体现了他强烈的一统思想。而这种思想和刘向的出身、学养、性格以及所处的时局密不可分。
关键词:《战国策》 合纵 连横 刘向 一统 
竹简《文子》“鬼神”发微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3-4,共2页韩文涛 曹现娟 
受祖先崇拜思潮的影响,竹简《文子》的"鬼神",指的是君王历代已逝祖先的灵魂,其福佑庇护对王道、王德的形成,具有正面的辅助力量。这种鬼神观念与文子的学派渊源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文子 鬼神 王道 巫史 道家 
“夔一足”新解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8-89,共2页韩文涛 曹现娟 
将"夔一足"两种传统含义纠缠在一起的,表面上看是音节停顿的不同,实质原因则是儒家的治国理想。将"夔一足"与《庄子》的"技与道"相结合,则能发掘其新的含义:夔的修养只在音乐领域值得称道,而对更高修养境界的追求,应该永不停息。
关键词: 夔一足 神兽 乐官 技与道 
祖先崇拜与鬼神信仰——析东汉前祖先崇拜与鬼神信仰之关系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65-66,84,共3页韩文涛 曹现娟 
"鬼神"表示祖先灵魂的含义,将祖先崇拜和鬼神信仰联系在一起。从史前至西汉,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溶、并行、分离、独立发展等时期。
关键词:祖先崇拜 鬼神信仰 万物有灵 灵魂 
文学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再思考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45-45,共1页李艳永 韩文涛 
巫术发生说的魅力,在于其以丰富的蕴含和无限可能性触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人们越来异己化的思维方式获得生机和活力,在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是自然亲近而非异质剥离。
关键词:巫术 原始思维 自然崇拜 当代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