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江汉论坛》2017年第12期50-54,共5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13&ZD006);武汉大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
摘 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随着其思想的深入发展而逐步实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探讨,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然而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批判思路还处于抽象人本主义和经验实证主义层面。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对"雇佣劳动"的剖析,认识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把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核心,找准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入口。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与雇佣劳动结合起来,两者的结合消解了早期异化劳动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成份,同时增强了雇佣劳动理论的批判力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的思想跃升。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