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劳动

作品数:895被引量:134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炳炎张厚义任洲鸿周晓梅杨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资本权力的劳动话语批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77-88,共12页吴文新 江永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科学认识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9BKS1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资本权力的批判呈现出系统的劳动话语。以唯物史观考察雇佣劳动的历史生成,劳动者历经三重否定丧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在双重自由下一无所有,最终被赶往劳动力市场。以雇佣劳动的被支配权考...
关键词:劳动 资本 雇佣劳动 无产阶级联合 资本权力批判 
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5年第1期115-123,200,共10页胡海波 黄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汇通研究”(项目编号:23&ZD009)的阶段性成果。
不同于政治权力,资本权力是内在于市民社会的权力形式。资本权力并非天然存在,而是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形成。随着交换关系的日益频繁和扩展,财富从支配劳动产品到支配劳动力本身,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权力上升为资本权力的关键一环。资...
关键词:资本权力 雇佣劳动 分工 自动机器 科学 
“劳动雇佣资本”公司治理范式的特征、适用环境和治理机制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2025年第1期3-11,共9页高明华 李扬 
在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家等高能力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创新创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专用性及其风...
关键词:劳动雇佣资本 资本雇佣劳动 公司治理 相对价格 企业家能力 人力资本稀缺性 人力资本专用性 新质生产力 
“工场”与“工厂”有啥区别
《文史博览》2025年第1期45-45,共1页袁凤英 徐新平 
十三、十四世纪的西欧,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不断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
关键词: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 雇佣劳动者 分工合作 劳动社会化 生产工具 早期阶段 雇佣关系 
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中人的问题研究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8,共8页朱曼 朱立冬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成为人的普遍存在形态,并且人将长期以雇佣劳动形态存在下去。人在雇佣劳动中以其抽象劳动创造物化在产品中的价值;资本家渴求剩余价值的贪念使得维持人基本生存的必要劳动无限制地减少,人被排除在对象性...
关键词:马克思 雇佣劳动  矛盾 
“工场”与“工厂”一样吗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24年第11期95-96,共2页袁凤英 徐新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工场”和“工厂”,学生经常混淆。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理解其含义。13世纪的西欧,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先是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
关键词:手工工场 雇佣劳动者 分工合作 雇佣关系 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具 13世纪 手工业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时代重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31-32,共2页单传友 
从原初话语来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改造,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矛盾规律的思想表达。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抑或是资本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内涵都是内在矛盾的自我超越。超越资本主义的辩证法源于生...
关键词:资本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超越资本主义 雇佣劳动者 自然辩证法 矛盾规律 特殊矛盾 内部矛盾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三重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4年第5期102-110,F0003,共10页任毅 郝永平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项目“内蒙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NDC088)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反贫困事业作为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马克思透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棱镜,揭露了国民经济学将贫困现象合法性的理论假象,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悖论性贫困,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面孔折射出多维表征: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关键词:悖论性贫困 雇佣劳动 自觉分工 资本逻辑 
“非雇佣数字劳动”的雇佣本性——基于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的考察
《经济学家》2024年第8期25-34,共10页曹晓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进行政治引领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20YJC710003)。
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绝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货币与活劳动的交换活动,其本质上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又结合的过程。“非雇佣数字劳动”概念的兴起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的新...
关键词:非雇佣数字劳动 数字劳动 雇佣劳动 
马克思自由劳动的双重意蕴与劳动幸福的实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魏艳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资助(编号:22JDSZ3004);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念、方法、路径研究”资助(编号:22GXSZ019YB)。
马克思语境中的自由劳动概念兼具虚假和真实双重意蕴,虚假的自由劳动即雇佣劳动,真正的自由劳动即能够确证人本质的劳动。马克思基于社会形态对人与劳动关系的分析指明了自由劳动的发展进程,从对前资本主义社会非自由劳动的揭露到对资...
关键词:自由劳动 雇佣劳动 异化劳动 劳动幸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