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会领[1] 罗雁[1] 

机构地区:[1]天津市海河医院消化内科,天津300350

出  处:《吉林医学》2018年第2期352-355,共4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Warren和Mashall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研究者们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隐藏在Hp后面的非幽门螺旋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helicobacters,NHPH)也逐渐跃入研究者的视线。他们发现NHPH与胃内疾病,如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消化性溃疡等关系密切,但也发现两者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其对胃内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故本文就胃内非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情况及检测方法以及其致病机制做系统综述。

关 键 词:非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检测 致病 

分 类 号:R57[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