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忠诚神经外科中心,杭州310003
出 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6期411-41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9106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H090004);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6ZA115);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5KYA091)
摘 要: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永久性残疾、痴呆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提高,给整个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负担。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其中的60%~80%,该病主要由突发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所致[2-3]。目前尽早溶栓、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唯一治疗策略。虽然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及血管再通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治疗时间窗及相关禁忌的限制,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只适用于少数患者,并且相当一部分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预后不佳甚至死亡[4]。
关 键 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技术 氧化酶 再灌注治疗 磷酸 医疗保健系统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