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卓芝 

机构地区:[1]北京交通大学

出  处:《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Cadres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制度创新与西部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研究》(编号:12XZX022)

摘  要: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画’[1]。为此,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生成逻辑进行深人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形成背景(一)社会历史条件1.贫困历史状况我国贫困的历史状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贫困程度深。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作了透彻的分析,他指出,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得广大中国人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

关 键 词: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特色 道路 逻辑 社会历史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 半殖民地半封建 贫困程度 

分 类 号:D26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