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结直肠科,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年第12期1000-100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基 金:泉州市科技局基金项目(2015Z67)
摘 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其中又以低位直肠癌更多见,发病年龄多在18~86岁,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1]。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方式完善,保肛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多[2]。直肠癌低前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直肠癌超低前位切除术(superlow anterior resection)成为主流手术方式,但无论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或经肛内镜手术后都可出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3],主要表现为术后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的物理性质无法辨别,甚至出现大便失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预防以及改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