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旭[1]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安徽淮南232001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121-131,共11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淮南子>黄老思想义涵及历史价值研究"(gxyq ZD2018035);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淮南子>中儒家政治哲学及其儒学史意义研究"(AHSKY2016D12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南子>与汉代黄老思想之嬗变研究"(SK2015A326);安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研究课题"究竟为何家:<淮南子>学派属性再研究"(xskl2017-2018-01)
摘 要:对《淮南子》学派归属问题,学界主要有"杂家"说与"道家"说两种观点,其中后者自清代中后期以来,渐趋复兴,并流变衍生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但现有认识不论"杂家"说,抑或"道家"说,都有其显著的局限之处。从《淮南子》本有思想要义重新审视与探讨,可知其决非"杂家",不仅应被归为"道家"学派范畴,而且更应被视为一种先秦以来道家发展的特殊的汉代新形态,即贯通融铸老、庄、黄三种道家之学,形成"大道"哲学的理论核心与枢轴,进而秉持通变求治的汉代黄老理念兼采综用百家,构建起"心身国同治"的新的道家内圣外王思想体系的"淮南黄老道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