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之心——孟子对德性理据性的追问  被引量:6

The Four Sprouts of Xin (heart/mind):Mencius's Questioning of the Reason of Virtu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匡钊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现代哲学》2018年第2期132-140,共9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儒家的‘为己之学’"(16FZX003);孟子研究院课题"孟子的学说和心灵之道及公共生活:历史;语境和当代开展"

摘  要:孟子对"四端"之心的思考,是为德性与人性的成就寻求一个最终的理据性支持。孟子言性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努力将原本表示与生俱来之禀赋的"性",转化为抽象的对于人之应是的回答,此回答呈现在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中而不表现为某种预先确定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并规定了人性发展方向的,就是被视为良知良能的"四端"之心。从后果角度可被评价为善的心之"四端",只是德性养成的潜能或"才",而如果希望真正实现有德性的人格,则还需要"扩而充之"的修养工夫。与康德的理性主义相反,孟子所谓"四端"之心是德性的非规范性依据,其构造更接近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的传统。而围绕心所可能建立起来的所谓本体论问题,实际上出现在更为广阔的儒家"为己之学"问题域内部。

关 键 词:四端之心 为己之学 善端 

分 类 号:B222.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