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西南昌330009 [2]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第3期271-271,共1页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颅内出血的患者如果CTA原始图像中出现“CTA点征”则提示再出血可能,我院在2016年11月收治了一例脑出血患者,发病3 d后行CTA检查,CTA原始图像出现点征,后经DSA证实“CTA点征”所在的部位是动脉瘤。患者女性,37岁,厨师,因发热1 w,突起右侧肢体无力1 h入院。患者1 w前出现发热,胸闷,体温最高39℃,1 h前突起右侧肢体无力,不能站立下床,遂入我院,体查:嗜睡,体温39.3℃,血压165/90 mmHg,呼吸24次/min,心率110次/min,窦性心律,律齐,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1级,患者左手食指有刀伤切口,手心、脚心可见多个散在的直径0.5~1 cm左右的红斑。我院头部CT示:左侧顶叶出血。入院3 d后行CT+CTA检查,CT出血量未增加,CTA原始图像可见“点征”(见图1),DSA检查示多发动脉瘤,其中白色箭头所指的动脉瘤与“CTA点征”位置一致(见图2)。患者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二尖瓣赘生物,并有中度反流,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在正常范围。血白细胞15×10 9/L,CRP 70 mg/L,ESR 55 mm/H,血培养结果是链球菌,诊断考虑:脑出血、多发感染性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过降颅压、护脑、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4 w,症状明显缓解,出院时体温正常,手心、脚心红斑消失,右上肢远端肌力3肌,近端4级,右下肢肌力4级,复查DSA动脉瘤消失。
关 键 词:多发动脉瘤 CTA 临床分析 脑出血患者 DSA检查 右侧肢体无力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下肢肌力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