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宝[1] 王健 王婧[3] 蒋波[1] 李恒[1] 杨春[1] 马晓强[1] 李海[1] 

机构地区:[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外科,银川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科医院,银川750004 [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银川750004

出  处:《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XY201612)

摘  要: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纳米炭组应用纳米炭在结直肠癌术前肿瘤周边黏膜下注射,实现结直肠癌淋巴结示踪,分析比较术后两组淋巴结检出、黑染及转移情况。结果纳米炭组平均检出黑染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12.56±3.4)枚/例vs(11.24±1.3)枚/例](P<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的黑染率(86.4%和77.3%)高于>3mm、>5mm淋巴结的黑染率(48.7%和34.3%)(P均<0.01),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16.9%)高于非黑染淋巴结(8.7%)(P<0.01)。纳米炭组淋巴转移患者共检出侧方淋巴结94枚,其中黑染53枚,未黑染41枚,转移的淋巴结8枚(其中黑染的淋巴结6枚),淋巴结转移率为8.5%。纳米炭组术后病理提示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50例患者中SLN的转移率(29.5%)高于非前哨淋巴结(NSLN)的转移率(11.7%)(P<0.01)。结论应用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有助于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病例的准确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制订;通过对侧方淋巴结和前哨淋巴结的染色,达到术中示踪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纳米炭 淋巴示踪 结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