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源泉论的历史发展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Source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子彦[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遗产》2018年第3期10-13,共4页

摘  要:文艺的源泉是什么?这是文艺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看,主要存在以物、道、理、情为源泉等几种说法。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堪称是这一问题的定论。如果将这些论述加以系统研究,则可以发现从最早的“感物”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实际构成了中国文艺源泉说的一条发展链。关于文艺起源,中国最早的论述见于《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关 键 词: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源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 文学艺术 社会生活 文艺研究 系统研究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