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彦

作品数:2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陶渊明诗歌《阅微草堂笔记》阎连科小说《受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外文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融通中创新
《中国图书评论》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杨子彦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部分,以实然性为基础,通过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四个学科文学功能、批评标准和价值观念的考察,在由此获得的知识、经验、启...
关键词:文艺评论 价值体系 应然与实然 
元、迎、探、惜“四春”与“原应叹息”关系辨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杨子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H026)。
元、迎、探、惜“四春”作为十二钗中的姊妹共同体,关于她们的阐释最为经典的是脂砚斋的“原应叹息”。具体来说,元春为“原”,在传统文化中和王政、天道相关,贾元春即“假元春”,是全书的基调;迎、探、惜“三春”分别对应“应”“叹”...
关键词:“四春” 草木 末世 《红楼梦》 
“艳”与“丽”:传统向现代转变时期女性的两种美——以《红牡丹》《安娜·卡列尼娜》《飘》为中心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23年第5期93-101,共9页杨子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20@ZH026)子项目“中华文学思想通史”。
古代文论有些内容随着时间流逝已失去生命力,有些则依然具有活性。“艳”“丽”范畴就属于这种情况,其不仅在古代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可有效阐释中国及其他国家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中俄美小说《红牡丹》《安娜·卡列尼娜》《飘》。这三部...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女性美 
《红楼梦》中的“刑”“赦”与治乱盛衰关系刍议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1期149-166,共18页杨子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编号:20@ZH026)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阶段性成果。
盛衰是《红楼梦》一大主题,治乱则是导致盛衰的根由。《红楼梦》在表现治乱上,突出了贾政一家与王政的关系、贾赦一家与刑赦的关系,二者之中政为主、刑为辅。贾政一家主治,贾赦一家名治实乱:小说以贾赦、邢夫人对应“刑”“赦”,以系列...
关键词:刑赦 王政 盛衰 治乱 
清代文艺思想体系构建的整体观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85-93,共9页杨子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20@ZH026)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
文艺思想自身具有整合的趋向,构建体系就是整合的一种表现与结果。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在思想文化上有总结集成的特点,构建体系也成为这一时期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清初王夫之、叶燮、金圣叹、李渔,清中期沈德潜...
关键词:清代文艺思想 体系构建 整体观 
从“发愤”到“意淫”:中国创作动机理论的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40-49,共10页杨子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项目编号:20@ZH026)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
司马迁提出“发愤”说之后,各时期又发展出“托诗以怨”“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孤愤”“意淫”等说,构成中国创作动机理论最主要的一条发展脉络。“发愤”诸说之所以形成,其根本在于个人和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紧张关系,作者在现实遇挫...
关键词:发愤 孤愤 意淫 创作动机理论 
贾府姓名中的德礼政刑思想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22年第4期161-169,共9页杨子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思想通史”(20@ZH026)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
关于贾府五代人的姓名,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究。如果将贾府最主要的贾赦、贾政、贾珍三家姓名分别作为整体予以观照,可以发现其各有所侧重:贾赦一家跟法有关,涉及刑与赦;贾政一家姓名核心是政,涉及德和礼。德礼政刑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
关键词:《红楼梦》 姓名 德礼政刑 
《红楼梦》对“爱而不得”的复调叙事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2年第1期162-178,共17页杨子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清代卷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楼梦》"大旨言情",其中贯穿全书、带有共性的是"爱而不得",各种不同的表现构成多声部共奏。按照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书中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世俗型、自然型、超越型三种。世俗型人物是主体,以荣宁两府第四代妯娌王熙凤、李纨、尤氏、...
关键词:大旨言情 爱而不得 复调 末世 
林黛玉因何经典: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
《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1期127-140,共14页杨子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子项目“中华文艺思想通史”清代卷阶段性研究成果
林黛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合草木之人、性灵之诗、清虚之美于一身。林黛玉为绛珠仙草幻化人形,在贾府孤立无依而自尊独立,自称"草木之人",保持草木之心。林黛玉为人真实坦诚,不假伪饰,以诗歌抒发性灵。在文学史上...
关键词:黛玉 草木 性灵 清虚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4期140-156,共17页杨子彦 
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通房大丫环,"五四"之前对她的评价存在两级分化,当代则基本持肯定态度。对此问题的分析,可结合平儿形象塑造的过程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平儿逐渐显现其聪慧仁厚、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等特点,在贾府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
关键词:平儿 全人 小人 水德 平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