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述新的中国乡村大故事——以付秀莹《陌上》为例  被引量:5

How to tell the Grand Story of New Rural China: Take FU Xiuying's Moshang ("On Field Roads") for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学清[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3期96-101,共6页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的历史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4AZW015);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3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新世纪的中国乡村终于不再作为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被正式纳入现代化发展体系。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城市文明开始迅速渗透、入侵乡村,在城市与乡村的双向撕扯中,乡土文明步履维艰。而城乡二元结构博弈的最终结果,却是在城乡之间,在城市的“边缘”,“一个新的文明正在崛起。……这是与都市文明密切相关又不尽相同的一种文明,是多种文化杂糅交汇的一种文明”a。这是一种由农民向城市大迁移产生的嫁接式文明,是城市与乡村博弈的次生品,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充当了城乡二元结构间矛盾的润滑剂,为乡村进一步的城市化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当然这种文明也可能会成为“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b乌托邦设想的初级形态。一切都处于孕育和发轫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剧烈的现代性裂变,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一直坚持书写“当下”乡村的贾平凹也无限感慨:“农村的变化我比较熟悉,但这几年回去发现,变化太大了,按原来的写法已经没办法描绘,……起码记忆中的那个故乡的形状在现实中没有了,消亡了。”c贾平凹对现代乡村的“追踪式”描写使他能够对“农村生活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表达的热情”d,但是在新世纪之初既往的乡村经验完全失效,乡村变化已经完全逸出了作家的经验范畴。对于乡村变化的认识和处理必将影响到乡村未来的现代化发展,而乡村的现代化程度也必将影响到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之路。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乡村每一次变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大”故事,恰如青年学者李云雷说的那样:“我们讲述中国乡村的故事就是在讲述中国的故事,只有中国乡村的故事才是最为深刻丰富的‘中国故事’”e,作为“中国故事�

关 键 词:乡村现代化 中国故事 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 城市文明 文化共同体 全球化背景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