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文学叙事的三种范式——由《野葫芦引》《巨流河》《桑青与桃红》谈起  被引量:2

Three Paradigms of the Literary Narrative of “Moving to the Sou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庆妃[1]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150-158,共9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野葫芦引》《巨流河》《桑青与桃红》是抗战时期的流亡学生——宗璞、齐邦媛、聂华苓的扛鼎之作,分别代表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南渡叙事"的三种视角,涉及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知识分子的两次南渡。从"流亡体验与两次南渡""延宕与重述""伤痕与康复""从南渡到离散"四组概念出发,本文对南渡文学书写进行多重观照,考察两岸相关文学史的书写差异及其历史成因,并提出"二次南渡"之说,以期重建历史连续性,消除隔阂,建立海内外汉语文学对话的新路径。

关 键 词:南渡 离散 《野葫芦引》 《巨流河》 《桑青与桃红》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