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方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烈花 丁伟[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400716

出  处:《植物医生》2018年第7期38-39,共2页Plant Doctor

摘  要: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由芸薹属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m)引起的重要土传性病害,自1994年涪陵榨菜首次受到根肿病菌的侵害以来,迅速扩展蔓延并成为制约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年来,该病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并在土壤中可保持长期侵染活性,防治难度大[2]。笔者对榨菜根肿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依据。1发病症状和病原菌根肿病菌主要侵染为害十字花科植物的根部[3-5],造成植物根部肿大。发病初期,地上部无明显变化,主根或侧根逐渐膨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的肿瘤,肿瘤在前期表面光滑,后变粗糙并明显龟裂,最后由于其他病菌的侵染而逐渐腐烂。发病植株生长迟缓,叶片萎垂淡绿,基部叶片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发病重时,整株枯死,导致茎瘤芥减产甚至绝产。一般主要利用冬闲田对茎瘤芥进行春季生产,整个生育期期间均可被根肿病菌侵染。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病原菌经鉴定为十字花科芸薹根肿菌[6]。病菌休眠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4℃,致死温度为45℃,最适pH为6.2,中性土壤中植株发病率低。休眠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长达20年,一旦发病,田间便不能再种植任何十字花科植物。据报道,光照条件对休眠孢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7]。

关 键 词:综合防治方法 根肿病菌 涪陵榨菜 茎瘤芥 十字花科植物 土传性病害 发病症状 休眠孢子 

分 类 号:S436.3[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