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生态危机与传统发展观念批判——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系列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兴阳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2]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 [3]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研究所 [4]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 [5]中国电影文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 [6]中国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 [7]江苏传媒艺术研究会

出  处:《长江丛刊》2018年第20期31-33,40,共4页Yangtze River Series

摘  要:新世纪乡土小说高度关注乡土生态,出现了一批生态叙事视点不同、生态伦理立场有别和审美表现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张炜的《刺猬歌》、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京夫的《鹿鸣》、郭雪波的《大漠狼孩》、雪漠的《猎原》、阿来的《空山》、杨志军的《藏獒》、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刘庆邦的《喜鹊的悲剧》、叶广岑的《狗熊淑娟》、甫澜涛的《紫山岚峡谷》、董立勃的《静静的下野地》和杜光辉的“可可西里”系列等。这些乡土小说大都“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关注中国乡村日渐恶化的生态现实,揭示造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反思和批判传统发展观念,探寻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些作家作品则将回归自然或守望家园作为生态叙事的精神旨归。一、乡土生态的破坏与保护新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叙事,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大量的笔墨,叙述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乡土生态的破坏,被破坏的自然又以最严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也有一些乡土小说的生态叙事,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抒写少数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智者”对自然生态的艰苦卓绝的保护。在新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叙事中,人们对乡土生态的破坏,有的是过去时代的“历史行为”,有的是遗祸子孙的“现在进行时”。如姜戎的《狼图腾》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与“现在”两个时间点,展示了人们或因为愚蠢的政治意图或因为贪婪的经济欲望对草原持续进行的大规模破坏。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额仑草原保持着似乎恒古就有的原始模样,那里有“人迹罕至、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

关 键 词:中国农村经济 生态危机 乡土小说 传统发展观 农村变革 批判 20世纪70年代 叙事视点 

分 类 号:I247.7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