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成兵[1] 刘青利 张先平[1] 李云[1] 邢丽红[1] 张羽[3]
机构地区:[1]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汉中723000 [2]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种子管理站,陕西渭南714000 [3]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13期35-39,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101802)
摘 要:条锈病是小麦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对小麦遗传资源抗性评价和加速抗性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6份陕西省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4份汉5与贵农22杂交后选育的高代品系、32份汉6与贵农22杂交后选育的高代品系、2份育种材料及1份抗锈性鉴定诱发品种铭贤169为材料,利用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有关的10个DNA分子标记,检测了45份供试材料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携带Yr9-2基因的最多,占93.33%,其次为Yr5基因,占84.44%,携带Yr9-1基因的占80.00%,Yr15基因在45份供试材料中都没有检测到;铭贤169中10个标记位点都没有检出抗性基因;同时在1个材料中检测到4个抗性DNA标记的最多,占22.22%。有的抗条锈病分子标记是基于特定的材料而构建的,不一定适合对所有小麦资源进行抗性检测,与目标基因有多个连锁标记时选择遗传距离最小的标记,在抗病品种培育过程中分子标记检测应结合田间抗病性鉴定共同筛选抗性材料。
分 类 号:S512.103.2[农业科学—作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