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历史地震活动构造研究及其指示意义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 activity in Wudu and its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金烁 蒋锋云[1] 王爱国[2]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154-155,共2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4015)资助

摘  要:公元l879年7月1日(清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在甘肃武都南发生破坏性地震。由于地震离逝时间久远、地形地貌复杂、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后期人为改造强烈、研究程度较低等方面的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一些争议。冯希杰等认为武都历史地震发震断裂应为左旋走滑的临江范家坝断裂;侯康明等认为除临江范家坝断裂外,其北部还存在两条左旋的活动断裂构成了该地震的同震破裂带;袁道阳等认为临江范家坝断裂(F3)主要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新活动性较弱,未发现1879年武都南地震形变现象。

关 键 词:历史地震 武都 活动构造 发震断裂 滑坡地质灾害 左旋走滑 破坏性地震 地形地貌 

分 类 号:P315.5[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