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震

作品数:442被引量:1765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袁道阳雷中生鄢家全王健时振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875年广西与贵州之间强震与地震密集关系分析
《地震研究》2024年第4期588-595,共8页王健 和泰名 周贝贝 林国良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项目“历史地震考察与资料收集整理(0222011)”.
1875年在广西与贵州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和《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所给出的震中位置差异较大。针对相关史料进行梳理,通过计算研究区的中小地震密集区之后发现,广西乐业和贵州望谟分...
关键词:历史地震 地震烈度 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 广西 贵州 
西藏自治区1949—2020年历史地震灾害调查概要被引量:1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10期712-720,共9页柏伟国 孙东霞 吴中海 张耀玲 韩帅 贡秋卓玛 
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2021年地震灾害部分)(XZLX-BMC-2021-037);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2022年地震灾害部分)(XZLX-BMC-2022-053)联合资助。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被列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灾种,摸清历史地震灾害灾情数据并掌握发展态势,对防震减灾、科学制定防灾计划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 历史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珍贵的史料--陶然士的《1933年8月叠溪地震及震后情况》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7期471-475,共5页徐吉廷 洪时中 
英国传教士陶然士(T.Torrance)曾长期在中国四川居住,亲身经历过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1934年7月,他又到地震现场进行考察,事后写成The Tieh-chi earthquake of August 1933 and afterwards(1933年8月叠溪地震及震后情况)一文,同年11月...
关键词:陶然士 叠溪地震 历史地震资料 
泸石高速公路沿线历史地震诱发滑坡遥感调查及发育分布规律被引量:3
《地质科技通报》2024年第2期386-396,共11页魏旭 彭志忠 刘兴臣 肖励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41019)。
泸(定)石(棉)高速公路沿线断裂构造发育,地震频发,造成区域内历史地震诱发的滑坡数量多且规模大,然而这些地震滑坡体表面生长大量植被,传统调查难以高效查明地震滑坡分布位置及发育规律。为了减少地震滑坡对公路建设带来的安全隐患,首...
关键词:机载LIDAR 地震滑坡 滑坡识别 分布规律 遥感调查 高速公路 
南北地震带历史地震与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赵慧琴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DZ2021121500001)。
利用2016—2020年南北地震带流动地磁矢量观测资料,结合2017年6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发生在测区范围内MS≥5.0地震,对该地区2015.0年代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与地震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地区大部分MS≥5.0地震在岩石...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 流动地磁 岩石圈磁场 水平矢量H 异常特征 
黄土高原两次历史地震强地震动模拟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年第6期2451-2463,共13页席书衡 李孝波 宣雨童 王天虎 柳耀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92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230309)联合资助。
强地震动模拟是合理开展历史地震震害机理研究的基础.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综合考虑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分别进行了1654年天水地震和1920年海原地震强震动模拟.结果表明:(1)天水、海原地震PGA的最大值分别为2600 cm/s^(2)和3...
关键词:地震动模拟 随机有限断层法 1654年天水地震 1920年海原地震 黄土高原 
关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高估的讨论被引量:3
《地震学报》2023年第4期579-596,共18页刘静 徐晶 偶奇 韩龙飞 王子君 邵志刚 张培震 姚文倩 王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2232,U1839203,42030305,42104061)共同资助.
1920年海原大地震作为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震级最高、伤亡最多的极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开启了我国用现代地震学方法研究大地震的新篇章,在我国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矩震级为M_(W)(7.9±0...
关键词:1920 年海原大地震 历史地震 震级标定 面波震级 矩震级 同震位移分布 
河北历史地震模拟波形图纸数字化方法及初步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3年第7期703-707,共5页王莉婵 毛国良 王红蕾 牟磊育 
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DZ20200323024,DZ20200326044,DZ202108100004)。
利用HSD软件对河北台网部分模拟图纸进行波形数字化,提取到9个地震27条SAC格式波形文件,利用软件对数字化波形进行震相到时、振幅、震级偏差等多方面校验。结果表明,所有可拾取的震相到时总体平均绝对偏差为0.31 s;振幅总体平均绝对偏差...
关键词:模拟地震图纸 HSD 波形数字化 SAC 波形校验 
公元849年内蒙古包头地震补充研究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23年第3期501-512,共12页袁道阳 雷中生 司国军 刘兴旺 于锦超 李红强 陈艳文 孙浩 张梨君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2227,4157219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7YFC1500101)。
公元849年10月20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在内蒙古包头附近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造成城堡、军营和民房破坏等严重震害和数千人死亡。目前对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烈度和震级等基本参数认识尚存疑。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系统梳理,重点对位置...
关键词:公元849年内蒙古包头地震 历史地震 发震构造 大青山山前断裂 
1624年“扬州地震”震中的新认识
《中国地震》2023年第2期385-394,共10页李金良 黄永林 
扬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中国地震局老科协项目(202306)共同资助。
公元1624年2月10日,即明代天启三年12月22日,在现今江苏省范围内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在历次出版的地震目录中,扬州被确定为本次地震的震中,其主要依据为“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的历史记述。《地震亘江南北疏》...
关键词:扬州地震 历史地震 震中 《熹宗实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