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岳仁

作品数:62被引量:43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M遥感解译发震构造地震地表破裂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河流阶地变形的华蓥山断裂西南段活动性研究
《地震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716-726,共11页刘浩 梁朋 李文巧 田勤俭 张彦博 徐岳仁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CEAIEF20230403,CEAIEF20240402,2020IEF0603,2021IEF0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12001);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1FY10010405)。
华蓥山断裂带是四川盆地内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边界断裂,近年来在华蓥山断裂带附近发生了两次6.0级中强震,因此研究华蓥山断裂的活动性十分重要。文章在分析研究区沉积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中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研究区内多条河流的...
关键词:华蓥山断裂西南段 河流阶地 断裂活动性 DEM 
土耳其帕扎尔哲克M7.8地震构造背景与地表破裂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4期1304-1314,共11页李传友 张会平 李俊杰 俞晶星 任治坤 马字发 Murat Tamer 王世广 龚正 周晓成 徐岳仁 梁朋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25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资助。
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东南部发生了一次M7.8双震型地震序列.其中第一次主震——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EAF)上,是该断裂历史上记载的最大的地震事件之一.综合发震断裂的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
关键词:帕扎尔哲克7.8级地震 发震构造 东安纳托利亚断裂 历史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M_(W)7.8和M_(W)7.5双强震地表破裂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强震危险性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5年第2期626-641,共16页梁朋 徐岳仁 周晓成 李营 田勤俭 张会平 任治坤 俞晶星 李传友 龚正 王世广 窦爱霞 马自发 李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1006、42072248);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1FY1001040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IGCEA230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CEAIEF20240402、CEAIEF20230602、2021IEF0104、CEAIEF20240302)资助。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先后发生M_(W)7.8和M_(W)7.5双强震,造成了至少5万人死亡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双强震地表破裂的系统研究对了解板块边界断裂的级联破裂及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基于震后高分辨率卫...
关键词:2023年2月6日土耳其M_(W)7.8和M_(W)7.5双强震 东安纳托利亚断裂 地表破裂带 强震危险性 
2025年1月7日定日Ms6.8地震次生灾害特点及启示
《防灾博览》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徐岳仁 
总体震情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上午9时05分,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s6.8级强烈地震(USGS给出的矩震级为Mw7.1级),震源深度为10km,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刘瑞丰等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提供的宽频带记录,...
关键词:地震次生灾害 震源深度 全球地震台网 强烈地震 矩震级 辐射能量 能流密度 同样大小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的同震地表破裂带迹象变化识别——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为例被引量:1
《地震学报》2024年第6期982-1001,共20页李佳怡 徐岳仁 张军龙 母若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CF3000600,2019YFE0108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248,42041006)联合资助。
基于震前、震后多期卫星数据,对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MS8.1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同震破裂带的西段在震前未发现先存破裂遗迹,而东段是在先存地震破裂遗迹上再次发生了破裂。②震后两年,湖面冰、大型河道、冲沟和冲洪...
关键词:同震地表破裂带 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 锁眼 高分卫星影像 地表过程 
土耳其2023年2月6日M_(W)7.5 Elbistan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特征
《地震地质》2024年第6期1263-1279,共17页俞晶星 任治坤 张会平 李传友 王世广 龚正 周晓成 徐岳仁 梁朋 马字发 李俊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JB-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88101,42272260,U2239202)共同资助。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发生2次破坏性地震,中国地震局土耳其地震科学考察队对2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调查。震后现场调查表明,其中第2次地震事件(Elbistan地震)发生在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的北分支断裂(Cardak断裂)上,形成了一条...
关键词:2023年土耳其M_(W)7.5 Elbistan地震 地表破裂 最大同震位移 Cardak断裂 东安纳托利亚断裂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触发次生灾害快速评估被引量:8
《地震》2024年第1期209-215,共7页徐岳仁 窦爱霞 李智敏 梁朋 梁泽毓 陆玲玉 
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22-SF-1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1006,42072248)。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该次地震触发官亭盆地中川乡金田泥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通过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比分析,初步判断此次地震没有引发大型同震滑坡与密集砂土液化,但是震前震中区发...
关键词:金田泥流 积石山 青藏高原 地震灾害链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标志浅析——以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为例
《地震》2024年第1期226-234,共9页张军龙 徐岳仁 李文巧 陈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12001-2,2023FY10150401);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LED2023B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1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30403)。
地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发生的重要特征,是研究地震动力学、构造变形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M6 3/4以上的地震才会形成地表破裂。但近年来,也有M6.0左右的地震发生了地表破裂。本文旨在探讨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识别方法。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拉脊山断裂带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 发震构造 地震地表破裂 
滇西南1976年龙陵M_(S)7.3、M_(S)7.4双强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及其构造意义
《地震地质》2024年第1期117-140,共24页李浩峰 徐岳仁 郭雅丽 刘晗 赵昕雨 陆玲玉 唐嘉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0,2019YFE0108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248)共同资助。
深入研究中国滇西南地区发育的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构造带对于合理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及未来开展强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已发生的双强震震例开展回溯研究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文中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Ke...
关键词:滇西南地区 1976年龙陵M_(S)7.3、M_(S)7.4双强震 地震滑坡 Keyhole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 地震危险性 
运城盆地鸣条岗地裂缝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地震》2023年第4期50-66,共17页郭春杉 李文巧 徐岳仁 闫小兵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IEF0603,CEAIEF20230403,2017IES01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12001-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LED2023B10);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901D111463);山西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野外站计划(NORSTY20-05)。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道路开裂、农田毁坏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地裂缝空间...
关键词:运城盆地 鸣条岗地裂缝 基本特征 成因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