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娅 刘露路[1] 王珏[1] 郑艳[1] 古赛[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16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18年第16期2489-2492,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基  金:西部地区焦虑及焦虑相关障碍公益科研基金项目(201619)

摘  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热感等为主要表现,为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根据罗马Ⅳ标准,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是一种典型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FD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有所不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明确诊断的FD患者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15%[1],占消化科门诊的20%~40%[2]。FD患者反复就诊,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在美国,2009年FD的花费成本为184亿美元[3]。FD发病率较高,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呈多样性。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转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因此,本文针对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关系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精神心理因素 治疗 综述 

分 类 号:R57[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