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工程开发更好的真菌源生物农药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筱禾[1] 

机构地区:[1]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上海200032

出  处:《世界农药》2018年第4期27-33,58,共8页World Pesticide

摘  要:作为农业害虫和人类疾病媒介的昆虫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每年造成100~300万人死亡。真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昆虫病原菌,已知有1 000多种。由于真菌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昆虫致病性尚有很大部分未经探索,可能还有更多仍有待于鉴定。真菌通常会引起流行病爆发,可使昆虫数量减少90%以上。此类情况多见于毛虫、蚜虫、甲虫甚至家蝇。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热衷于利用这些病原体作为生物控制剂来防治传播植物病毒病的蚜虫以及传播疟疾的蚊子等农业害虫和病媒种群。与细菌和病毒不同,作为触杀型杀虫剂的真菌可直接穿透昆虫表皮,这使它们尤其适合于开发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侵染和发育过程的关键阶段为:孢子附着于昆虫表皮,孢子萌发,膨大“吸附器”(附着胞)的分化,表皮穿透,血腔定殖和孢子形成,之后出现染病虫尸。在真菌侵染过程中,昆虫自身的强大抗菌防御作用成为昆虫致病性进化的屏障:具有广泛寄主范围的非专化性昆虫病原菌相对较少。但可能有成千上万的特异物种已经进化,能“解开”单一昆虫物种或几个极近缘昆虫物种的“锁”。由于这些真菌通常很难人工培养,因此对它们克服寄主的防御共同进化的机制知之甚少。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尽管昆虫病原的侵入和发育过程大致相似,但昆虫致病性代表了生存方式的适应性,这在真菌纲所有主要门中通过趋同进化而独立且频繁重复出现。因此,各主要类群在寄主范围、致病策略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子囊菌的寄主范围通常较广,病菌可产生毒素杀死寄主,而昆虫病原真菌通常是通过在昆虫体内破坏性生长特异性杀死寄主,寄主范围较窄。

关 键 词:生物农药 基因工程 开发 昆虫病原菌 真菌侵染 寄主范围 植物病毒病 生物杀虫剂 

分 类 号:TQ458[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