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光源(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环境》2018年第9期36-38,共3页Environment
摘 要:7月2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各地2018年上半年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通报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下达处罚决定书72192份,罚没款金额为585030.78万元。其中,顺德区以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在全国各县(区)中排第三、行政处罚金额排第五的成绩,成为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执法情况唯一“双前五”县(区),并获得生态环境部的表扬。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顺德区共作出行政处罚案件517宗,罚款总额达3815万元,同比增加70.20%;适用新《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案件数量合计48宗,同比增加166.67%;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15宗,同比增加114.29%。成绩单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基层真抓实干的精神。那顺德是如何开展环保监察的?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前往当地采访了解。强化环保责任“黑色物业”也遭处罚记者了解到,目前顺德有382个散落在各镇各村(社区)的村级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既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也是当前环保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据初步统计,顺德有超过13万个市场主体,其中二级市场主体就有3万多个,8成集中在村级工业园区,以小型企业居多。污染企业多且分散,让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头痛不已。为此,从去年6月开始,顺德便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列为“头号工程”重点推进,还专门针对村级物业出租出台了《顺德区出租人出租物业污染环境责任追究办法(暂行)》,试图扭转出租人“只管收租,对污染项目不闻不问”的态度,强化落实出租人环保责任,从源头上深入推进环保综合治理工作。
关 键 词:生态环境 环境监察 顺德区 行政处罚案件 《环境保护法》 环保责任 工业园区 环境行政处罚
分 类 号:X171.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