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梦蝶 孙铭[1] 王张[2] 吴锐[3] 邝婷婷[2] 曾勇[1] 江道峰[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3]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成都610017

出  处:《中成药》2018年第9期2072-2076,共5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GJW006;15YJC850015;16YJA740003);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C14C008;SC15B02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2SA020;16SA0027)

摘  要:目的揭示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为中印传统医学交流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统计《中国佛医方剂类编》收载的616种佛医方剂,对方剂的出处、名称、剂型、药味数、功能和主治,以及药物的类别及数量、常用药及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剂来源于《外台秘要》《峨眉神效验方》《竹林女科证治》等43本古籍,始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和清朝收载的方剂较多;方剂分为理血剂、补益剂、清热剂、治风剂、理气剂等19个类别;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药膳、酒剂等22种,其中煮散剂、药膳、吊膏、醍醐方和末药方颇具特色;方剂命名采用"主药+剂型""主治+剂型""功效+剂型"等11种形式;93.32%方剂的药味数在15味以内,66.78%方剂的药味数在8味以内,最多达77味,最少为单味;送服物质有酒、童便、醋汤、石菖蒲汤、桂圆汤、薄荷汤、朱砂末等14种;使用636味药物,其中植物药506味,动物药79味,矿物药37味,辅料6种,另外涉及食材44种,生僻药材26种;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当归、姜、地黄、川芎、人参、茯苓、白术、黄芩、白芍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等。结论佛医方剂种类繁多,剂型丰富,植物药占比最高,临床应用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关 键 词:佛医 方剂 品种 主治 用药特点 

分 类 号:R925[医药卫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