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医

作品数:58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良松盖建民王占霞彭天忠林伟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文献杂志》《中国宗教》《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佛医和道医
《龙门阵》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高仲贤 
和尚和道人在医院当医生,如今已鲜见,在当年却并不奇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成都簇桥出生的人,大多记得街上卫生院有两个医生,一个叫“孙和尚”,一个叫“李师爷”。和尚和道人在医院当医生,如今已鲜见,在当年却并不奇怪。孙和尚头上有...
关键词: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青城山 师爷 峨眉山 和尚 卫生院 道人 
佛医针灸学述略
《中医文献杂志》2022年第3期25-29,共5页刘宝莲 李良松 
国台办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项目(GTB2017-170)。
佛医学是古印度“医方明”与我国传统中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佛医学中有关针灸之学的论述颇丰,也是其重要特色之一。佛医针灸在经络理论上有着与传统中医学认识相因相承的地方,如“十二经脉”理论,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如“三脉七轮...
关键词:佛医 针灸 经络 三脉七轮 眼科 金针拨障术 
香料与古代瘟疫防治--兼论道医和佛医的治疫贡献被引量:1
《医学与哲学》2022年第5期76-80,共5页严小青 刘艳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SB041)。
中国先民对瘟疫的认识复杂而多元,对瘟疫发生的机制并不清晰,且有很多朴素的猜测。在长期实践中,先民们逐渐了解很多香料具有除菌避秽、香化环境的功效。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不发达的古代,不少医家推崇香料。各色香料成为防治瘟疫的主要...
关键词:瘟疫 香料 道医 佛医 
晚清以来普陀山的佛医活动
《中华医史杂志》2021年第5期276-281,共6页赵金伟 钟素亚 
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2019C31120)。
晚清以来普陀山的佛医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特点。清末法雨寺创办“化育堂”中医馆,为僧俗服务,僧医心禅的著作《一得集》流传广泛;民国时期,寺庙创办医院,开设药店,遇疫情灾情开展慈善救济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佛...
关键词:普陀山 佛医文化 《一得集》 
佛医“四大”与中医“五行”之比较被引量: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62-166,共5页魏孟飞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TCM2019008)。
作为传统医学的佛教医学和中医学分别在四大说和五行说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自身的医学体系。虽然佛医四大说与中医五行说在侧重于形体之属性与功能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文化背景、理论模式、解释范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中国古代部...
关键词:佛医 中医 四大 五行 
金针禅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针灸僧人及医事活动
《中医药文化》2021年第4期305-311,共7页王丽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Z202017003)。
随着佛教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针灸僧人从以域外僧侣为主向本土僧侣为主转变,其针灸医疗实践也随之发生改变。早期域外僧侣的针刺实践及汉译佛经中有关针刺的记载实为古代印度医学中的放血疗法,西晋之后,针灸僧人以本土僧侣为主,医...
关键词:针灸 魏晋南北朝 佛医 金针拨障术 僧医 
《医说》中佛医医案的治疗特色探析被引量:1
《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8期77-80,共4页李亚婧 梁玲君 李良松 
《医说》是南宋张杲的医史文献类著作,其中包含许多佛医医案,主要涉及方药、咒语、艾灸、针灸四种佛医治疗方法,反映了当时佛医的发展水平与临床治疗情况,在用药方面表现出万物皆药、以食为药的特色,丰富了传统药物的种类,在治疗技术的...
关键词:《医说》 佛医 医案 治疗特色 
清代普陀山佛医著作《一得集》探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67-170,共4页赵金伟 俞淑燕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C31120)。
[目的]研究佛医著作《一得集》的作者身份、刊印历史、学术思想、学术地位,探讨清代普陀山佛医文化代表人物心禅及其代表作。[方法]查阅各版本《一得集》资料及相关史料,研究该书的作者身份、刊印历史,总结该书的学术思想,探讨该书的学...
关键词:一得集 佛医 普陀山 心禅 李梦周 裘吉生 珍本医书集成 行医心得笔记 
清代普陀山佛医心禅《一得集》论治喉科诸症探析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第8期603-604,共2页赵金伟 张雨肖 张松飞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清代以来普陀山佛医文化活动调查研究,编号:2019C31120。
清代佛医心禅,定海普陀山(今浙江舟山普陀山)人,少年出家,醉心于岐黄之术,光绪年间在普陀山修行,后于杭州、宁波等地云游。心禅擅长结交地方名士,乐于深入劳苦大众,边学佛、边行医,医术受到当地患者认可^([1]),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多...
关键词:一得集 普陀山 佛医 心禅 喉症 
安世高是佛医中译的最早译者吗?——从学术界的一则文献误引谈起
《河北学刊》2020年第4期57-64,共8页魏建刚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翻译史(译入)研究”(18YJA740053);2019年度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SLRC2019009)。
佛教医学已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尽管佛教医学翻译是佛教医学在印度外得以研究的基础,但专门针对前者的研究很少。仅有的一些零星研究一般均将安世高作为首位将佛医引入中国的译者,其根据主要为《开元释教录》所载“东汉之末,安世...
关键词:佛教医学 佛经翻译 最早译者 《开元释教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