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

作品数:142被引量:1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应存程雅君邵文涛颜文强谷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大理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道医文献《青囊杂纂》之源流考辨
《宗教学研究》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黄吉宏 
现存明代邵以正辑录的道医文献《青囊杂纂》,自元季明初至明中叶经历了数次改易。依据时间轴相应的版本次第以及单行本内文考订,本文认为《青囊杂纂》虽非原创,但周遍广洽,切近“百姓日用”,简便易行。《青囊杂纂》是兼收并蓄唐宋元明...
关键词:邵以正 《青囊杂纂》 道医文献 
古代道医“布外气”疗法的实践与困境
《医学与哲学》2025年第2期68-73,共6页吴国居 
2022年度中国科普研究所资助项目(220201EBR042)。
“布外气”是中国古代道医治病实践的组成部分。其认为养气充裕的人可将气布入“少气”的患者体内,以促进后者体内“气”的运转,从而治愈疾病。“布外气”不仅可治疗“四肢、五脏”的疾病,也能改善患者体质,或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其不...
关键词:道医 布外气 疾病治疗 闭气 运气 
博物馆馆藏历代道医文物的多维价值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李佳欣 李琳 
四川博物院2025年院级课题“馆藏道教文物整理与研究——以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为例”。
本文探讨了博物馆馆藏的历代道医文物,详细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并从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多维度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旨在强调这些文物在历史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为相关领域研...
关键词:道医 《导引图》 童子导引组俑 
论吕洞宾道医形象的产生
《今古文创》2024年第48期39-42,共4页赵英磊 
吕洞宾是一位著名道教神仙,在戏曲小说中有着大量关于其事迹的记载,其中展现了吕洞宾肆意洒脱、济世度人、擅长医术的道医形象。吕洞宾道医形象的产生,不仅是吕洞宾内丹养生思想的具象化,也反映了道教神仙济世度人的特征与神仙世俗化。...
关键词:吕洞宾 道医 形象 
马钰天星针刺术探析与应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1期5932-5937,共6页刘绪银 肖扬 路喜善 
在“天人合一”论指导下,马钰融道家内丹修炼于一体,创天星针刺术。文章详细介绍了天星针刺术的主要内容和机理。天星针刺术分天星十二穴针刺术和北斗七星针刺术。天星十二穴针刺术以手足阴阳七条经脉的五输穴为主,以应北斗七星和十二...
关键词:道医 针刺疗法 天星针刺术 天星十二穴针刺术 北斗七星针刺术 临床应用 马钰 内丹 
中医药与外丹术渊源考探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1期6216-6219,共4页徐寻 
方士与医术关系之密切由来已久,《素问》已明确记载医术为方士所需掌握诸术之一,而方士作为道士的前身,自然使得道士群体与医家间有了某种天然的联系,正因如此,后世名医同时亦多为高道。外丹术作为道士修炼必需技能之一,既在理论上同根...
关键词:中医药 外丹术 医术 方士 道医 
明清以来鄂东道医初探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7期64-73,共10页李贵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鄂东南道教医学文献调查研究”(23BZJ035)的阶段性成果。
鄂东素有道、医相互渗透影响的传统,历史上不乏高道名医。发现于湖北蕲春普阳观的《龙门正宗四修同真教谱》,揭开了明清以来鄂东道医传承的神秘面纱;而普阳观正是当代道教“以医弘道、济世利人”为特征的宗教活动场所,该观监院何诚道道...
关键词:道教医学 龙门宗谱 鄂东南 何光华 
道医独龙针“坎卦针”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新中医》2024年第13期167-171,共5页张忆梅 蔡科妍 王小寅 
目的:观察道医独龙针“坎卦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道医独龙针“坎卦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3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独龙针 坎卦针 常规针刺 即时疗效 视觉模拟评分法 颈椎活动度 
道医视角下“心肾相交”时间规律探析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20期72-75,80,共5页曹正同 段力 朱敏敏 武凤震 
韶关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云的“中医时间学说理论”古籍知识发现与精准化靶向虚拟筛选研究》(032-9900064702)。
本研究结合道医学气液升降理论和五脏精气盛衰旺时理论,认为“心肾相交”的关键时间为日周期律中“子午”两个时辰。原因有二:一是道医气液升降理论实质是真阴、真阳在体内升降循环的过程,真阴、真阳在子时与午时出现“阴极化阳”和“...
关键词:心肾相交 子午时 真阴 真阳 
内丹学视域下扶阳学派“阳主阴从”观新探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5期2224-2229,共6页刘辰昊 刘毅 冯全生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No.22ZDYF2011);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No.XKTD2022014)。
钦安卢氏扶阳学派因提出有别于传统“阴阳平衡”的“阳主阴从”阴阳观而显标新立异。考究发现这一观点的来源实出自道家内丹学思想。从钦安卢氏扶阳医学发展源流看,其与道家内丹学说的渊源联系出于槐轩,成于钦安,盛于卢氏。“阳主阴从...
关键词:钦安卢氏 扶阳医学 内丹学说 道医 阳主阴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