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9期18-26,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5ZDA037)子课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认同原理研究"
摘 要:通常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最终要消灭阶级、消灭国家,但这种概括容易引起歧义,似乎马克思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中提出了他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不同于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概念辩证法的国家逻辑",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逻辑",建构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论"为基础的"国家逻辑",从而证明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国家是建立在非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意义上的"真正共同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