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政

作品数:178被引量:62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世界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以人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道德与文明》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吴宏政 韩天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ZD008)。
在由西方资本所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中,自然物直接成为使资本实现无限增殖的“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生态危机。当代西方生态伦理学试图批判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尝试建构一种基于“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然而,这一努力...
关键词:以人为中心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从世界历史目的看“价值语词”内涵的中西差异——以“自由”内涵的中西比较分析为例
《理论探讨》2025年第2期43-51,F0002,共10页吴宏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个“价值语词”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早已被使用。尽管中西使用很多相同的“价值语词”,但这些“价值语词”只在作为“抽象符号”的“语词”时才是相同...
关键词:世界历史 自由 价值语词 中西比较 
通向“普遍的世界历史”的唯物史观之路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3期49-58,151,共11页吴宏政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的阶段性成果。
“普遍的世界历史”这一概念由康德首先提出,此后由黑格尔和马克思各自赋予这一概念以独特的内涵。康德把“普遍的世界历史”寄托于世界公民宪法,并试图通过“各民族的联盟”的形式加以实现;黑格尔则寄托于绝对精神这一“普遍性形式的...
关键词:普遍的世界历史 唯物史观 普遍交往关系 普遍阶级 人类解放 
世界历史“丛林法则”的终结与“共生法则”的确立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2期11-13,共3页吴宏政 
“百年变局”从根本上看,应该包含世界历史从“丛林法则”向“共生法则”转变这一重要的向度。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世界历史确立了“丛林法则”。21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不断升级,“丛林法则”给人类物种带来的巨大灾难愈加显现。因...
关键词:丛林法则 百年变局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世界历史“丛林法则”的终结与“共生法则”的确立
《浙江学刊》2025年第1期5-13,共9页吴宏政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的阶段性成果。
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世界历史确立了“丛林法则”。诞生于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试图把动物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移植”到人类社会,以此作为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解释原则,进而达到为资本主义私有...
关键词:世界历史 丛林法则 共生法则 
“文明形态”何以成为世界历史的叙事方式
《世界哲学》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吴宏政 曲昊儒 
“文明形态”作为世界历史的叙事方式包括三种情况:在以亨廷顿等为代表的对“文明形态”的文化实证研究中,不寻求世界历史的统一性价值原则,只对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域历史文化作出彼此毫不相干的客观描述。即“文明形态”只是作为描述“...
关键词:文明形态 世界历史 叙事方式 
世界历史的“丛林法则”及其自我终结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吴宏政 林静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08)。
资本的扩张使各个民族国家之间打破了封闭状态,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此同步,西方创造了由资本逻辑主导的“丛林法则”,并在这一“丛林法则”之下形成了“落后从属于发达”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然而,基于19世纪社会达尔文...
关键词:世界历史 丛林法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的“普遍文明形态”图景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58-158,共1页吴宏政 于宜含 
如果把“文明形态”作为世界历史的书写范式,世界历史进程就表现为各民族的“特殊文明形态”扬弃为“普遍文明形态”的过程。一方面,人类物种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自然状态”,总是要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文明状态”,亦即以“特...
关键词:文明形态 世界历史进程 文明状态 生存方式 物种 历史 
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政治学意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8-67,共10页胡建东 吴宏政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左翼交往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24YJC171002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工程专项”“吉林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24M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全球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总体趋势,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逻辑出发,深刻揭示了全球生态危机的责任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路径。从生态政治学的维度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能够从深层次上揭示全球生态危...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政治学 环境正义 环境权 发展权 
数智时代现代人生存异化的哲学反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贾云飞 吴宏政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当代西方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研究”(2022M721318)。
面向数智时代,以人类生活与数码物紧密相联为特征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这种新的存在方式并没有达到能够改变现实社会整体架构的程度,因而依然无法消解人的生存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数智时代...
关键词:数智时代 生存异化 数字洞穴 量化世界 类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