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文学活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明善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华文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121-127,共7页Review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从上海到重庆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的文学活动,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开始的。他的处女作《流亡的安娜·芙洛斯基》,发表在1936年5月出版的朱血花(旭华)编的《人生画报》第二卷第六期。这一短篇小说,署的是他的原名刘同绎,有华君武的三幅插图。这以后,他还出版了诗集《沙粒与羽片》、散文集《七里岙的风雨》等作品。1941年7月,刘以鬯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同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成了“孤岛”,他不愿意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于是,在19441年12月底,他只身离开上海,前往重庆。刘以鬯离开上海以后,取道江浙交界的偏僻地区,辗转迂回地奔向重庆。在抵达龙泉以后,他拿了父亲的信去见浙江地方银行董事长徐圣禅。徐圣婵又介绍另一位徐先生与他相识,原来这位徐先生就是作家徐NFDA2的父亲,也要到内地去,徐圣禅要他与徐老先生同乘一辆运载木炭的货车,以便在路上可以互相照应。徐老先生对康德有研究,也懂得一点医道,在前往赣县途中,刘以鬯背部生疮,还是徐老先生为他敷药治好的刘以鬯:《忆徐NFDA2》,《短绠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第55页。。1942年春,刘以鬯经过长途跋涉、越岭过江的艰苦历程,终于顺利地从沦陷区到了山城重庆。刘以鬯初到重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寄居在一位姓陈的亲戚家里。

关 键 词:文学活动 刘以鬯 重庆 抗战时期 出版公司 著名作家 太平洋战争 30年代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