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宪[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 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20-28,共9页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曾侯乙编钟铭文的文献整理,理论依据来自古琴"琴五调"的律制内容,并以此解释了全部钟铭的律学内涵。在对"琴律"的认识上,从20世纪40年代杨荫浏提出"古琴纯律",之后潘怀素先生提出"二十三不等分纯律"的设想,到曾钟出土后黄先生提出"钟律应为‘复合律制’",再到笔者提出"钟律使用琴五调调弦法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包含了学术研究中的不同步骤和学术研究中的"学术协作"问题。文章就古琴乐调与曾侯乙编钟乐律的关系再谈谈自己想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