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律

作品数:501被引量:78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戴念祖王安潮石林昆王洪军郭树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乐律的礼义:“序”与“和”——北宋“四清声说”与蔡元定“六十调说”二例
《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4期60-73,共14页谷杰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代乐律学与礼学关系研究”(20BD059)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乐律学素有涵融“礼义”的传统,集中表现于乐律理论对礼乐“序”与“和”原则的阐释:五声、十二律的大小始终之序使“君、臣、民”等级及其亲疏、贵贱之理形见于乐;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以和邦国,以...
关键词:礼乐   四清声 六十调 子声 
圣道的追寻与实践:《春秋繁露》论乐律与听觉
《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吴宝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CZX028);中央民族大学交叉研究项目(02200305)。
《春秋繁露》中的乐律学继承先秦又推陈出新,其背后的哲学意蕴尚待深入研究。“乐”和“律”有明确区分:乐根源于民心、民意,君主必须“反本作乐,与民同乐”;“六律”是定“五音”的严格数理依据,象征恒常客观的先王遗道。天人通过数(...
关键词:董仲舒 《春秋繁露》 乐律    内视反听 
朝鲜后期学者们对中国乐律论的受容和批判
《音乐探索》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沈智宇 钟芳芳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20&ZD219)。
朝鲜前期的乐律论是以宫廷为中心参考中国乐律论而构建的,朝鲜后期实学家们则以对既存乐律论的考证和批判为主,并以此形成了朝鲜本国的乐律论。李瀷积极受容了北宋房庶乐律论,但他和丁若镛均提出了对候气法的批判,而李圭景则认为根据节...
关键词:中国乐律论 李瀷 丁若镛 李圭景 
王邦直《律吕正声》卷二“律本图书”的解读与分析之一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丁慧 
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脉工程视野下区域音乐史写作视角研究》(编号21Y133)。
明代山东即墨乐律学家王邦直根据易学的体系、象数来阐述乐律学理论,撰写成书《律吕正声》,对历代的“黄钟三寸九分说”进行研究和梳理,并运用易学思想诠释其文化内涵。王邦直在阐述“黄钟三寸九分说”易学与律学的契合交点时,也意识到...
关键词:乐律学 易学 黄钟三寸九分说 王邦直 律吕正声 
满汉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清代度量衡制度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马伟华 
入关前,在汉人社会计量标准的影响下,满人“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自己的度量衡标准。入关之初,清朝维持了满汉两套不同的度量衡管理体系,康熙以乐律累黍说为依据,融合满汉计量传统,从形式上统一了清朝疆域内的度量衡标准;乾隆时期通过颁...
关键词:清代 度量衡制度 文化交流 乐律累黍说 
何为“盐曲”
《中国盐业》2024年第15期58-58,共1页郑明阳 
《梦溪笔谈》“乐律”章有:顷年王师南征,得《皇帝炎》一曲于交趾,乃杖鼓曲也。“炎”或作“盐”。唐曲有《突厥盐》《阿鹊盐》。施肩吾诗云:“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盖当时语也。何以当时人称杖鼓曲为“盐”?当时语“炎”...
关键词:《梦溪笔谈》 唐曲 施肩吾 鼓曲 乐律 
历史折射中的古代音乐文献——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十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4期199-206,I0003,共9页田可文 
在古代历史中,文人们积累了汗牛充栋的音乐文献。除了正史中的乐志、律志的音乐文献、古代典章制度著述,古代音乐史研究还需注重历代文集、笔记、杂记、杂著等。这些文献中常存见较集中的乐论、琴学、歌舞、乐律等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
关键词:历史 文献 乐论 笔记 琴学 乐律学 
基于Max/MSP的中国古代乐律计算及可听化平台搭建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351-358,368,共9页翁若伦 贾云皓 逢居源 陈铭轩 秦毅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创新思维研究”;上海市“晨光计划”(21CGA78);2023年度中国国家留学基金(202307330001)。
对于传统的音乐学研究而言,中国历代乐律的系统性阐释藏于晦涩的古代史料文献;历朝历代的乐律系统均涉及艰深的数理计算。本文基于Max/MSP交互式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探讨运用音乐科技手段初步搭建“中国古代乐律计算及可听化平台”的方...
关键词:中国古代乐律学 音乐科技 Max/MSP 计算及可听化平台 
“律”与“率”——何承天、朱载堉律学理论命名考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3期88-96,共9页吕畅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朝宋律学家何承天的律学理论历来被称作“何承天新律”。根据《宋书·律历志》《隋书·律历志》等相关文献,结合对“律”“率”二字在古代律学理论中含义的分析,何承天的律学理论更恰当的称名应为“何承天新率”。朱载堉将自己的理论...
关键词:何承天新律 何承天新率 新法密率 乐律学话语体系 
出土材料所见秦汉音乐机构“外乐”考论
《音乐研究》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王丁诺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国家整合的文化路径初探”(项目编号:22FZSB009)的阶段性成果。
在近年来出土的简与器物中,时常发现带有“外乐”的字样,但传世文献的阙载使得对其认知充满了困难。西安相家巷封泥的发现最终确认“外乐”代表某种职官,近期所披露的带有“外乐”铭文的阜平君钟虞使得“外乐”一职的设置至少可以追溯...
关键词:外乐 太乐 文舞 外乐律 太乐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