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损害与血流灌注不匹配脑梗死患者发病6~24 h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炳东 吴正懂 麦鸿成 关敏[1] 乔宏宇[1] 徐安定[1] 张玉生[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神经内科暨南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年第9期555-55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7108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4A030313384);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编号:A2014381);广州市科技计划(编号:2014Y2-00505;201508020004)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不匹配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在发病6~24 h行颅内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发病24 h内入院,经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为颅内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ACI患者,且有脑缺血DWI/ASL明显不匹配[(ASL-DWI)/ASL≥20%]。按入组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行积极内科治疗;手术组在积极内科治疗基础上在发病6~24 h行颅内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和发病72 h时颅内出血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手术组15例,非手术组9例。发病3个月手术组mRS为1.0(1.0,2.0)分,明显低于非手术组mRS 4.0(1.5,4.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23,P=0.041)。手术组预后良好(mRS≤2)患者(12例)数量明显多于非手术组(3例)。发病72 h时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发生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颅内大血管闭塞ACI患者发病6~24 h有DWI/ASL不匹配时行血管内治疗可明显改善3个月的临床预后,可能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关 键 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缺血半暗带 血管内治疗 预后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