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健(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当代文坛》2018年第6期201-201,共1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8月24日,由四川省作协、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当代文坛》编辑部承办,眉山市文联协办的2018年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3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武宝瑞,以及来自2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和10余家期刊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李敬泽在讲话中说,文学理论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创新,这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理论的生命始终来自时代,来自人民的实践,实践为理论发展提供源泉,同时人民的生活经验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新时代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国文学理论在新时代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以“新时期与新时代: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三场学术讨论中,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建构”“文学理论如何面对新时代文学”“中国文论的时代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的,作家与读者”等具体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认为,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文学研究是一脉相承的。在新时代,文学创作需要创新,文学理论需要更新,文学批评也需要刷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