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2]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学术研究》2018年第10期156-163,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经学与诗歌关系研究"(16BZW09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咏经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宋代咏经诗分为解释经义以蒙学,用经书素材抒发天理,吟咏读经生活而抒情三种范式,其文学性高低不一。宋代《论语》诗或采用经书素材,以诗歌的形式阐发义理,或借读经来抒发情感。明代《论语》诗承袭宋人张九成《论语绝句》的创作范式,用经书素材抒发性理,有特定的美学意蕴。清代前期的游戏体《论语》诗,则借用经书来抒写个人身世的不平,抒情意味凸显。乾隆加试试帖诗后,游戏体《论语》诗失去根基,文人在《论语》诗中论史证经,表现理性思考,具有宋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风格和"以筋骨思理胜"的审美特色。晚清因创作空间日益狭窄,咏经《论语》诗转化为考据诗。经学思想和科考制度,成为历代《论语》诗创作范式转变和文学性流变的关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