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松[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哲学系
出 处:《现代哲学》2018年第6期87-94,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真理-对象-意义三元视角下的胡塞尔与弗雷格比较研究"(2014BZX005)
摘 要:弗雷格从语言表达现象出发来理解非语言实体,开创了分析哲学之语言转向的先河。他不满以对象为定向的传统语言观,根据语言中的述谓现象,在对象之旁增添了另外一种非语言实体:函数(在语言分析中,最重要的函数是概念)。对这一做法有两种解读倾向:实在论和唯名论。本文考察了弗雷格对专名的判定标准,揭示出语言分析对前语言理解的依赖关系,最终指出,虽然弗雷格本人在任何意义上都并非一个唯名论者,但在他关于对象的理解中的确可以找出一条倾向于唯名论的道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