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年第5期495-495,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摘 要:利奈唑胺疗程超过2周时需考虑可能产生骨髓细胞毒性,多数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症。有人建议改用骨髓毒性可能较小的泰迪唑胺。Lee和Caffrey通过查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总结截至2014年6月的10年间以及2014年7月-2016年12月泰迪唑胺获得FDA批准后有关利奈唑胺和泰迪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数据。在上述时间段内,报告的不良事件近200万次,其中408例(0.02%)涉及利奈唑胺,41例(0.002%)涉及泰迪唑胺。在1 468例(0.07%)血小板减少症中,1例与泰迪唑胺相关,11例与利奈唑胺相关,分别占各自导致不良事件报告的2.44%和2.70%,两者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关 键 词:血小板减少症 利奈唑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 骨髓毒性 不良事件 白细胞减少 细胞毒性
分 类 号:R558.2[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