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碧云[1] 许鲲[1] 高桂珍[1] 伍晓明[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22期83-89,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编号:2017NWB033);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BA189)
摘 要:耐密植品种适于直播,不仅能减少间苗所需的劳动力,而且能有效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并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因此,开展油菜资源的耐密性鉴定,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油菜品种产量与含油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80份油料作物中期库保存的核心甘蓝型油菜种质为材料开展油菜耐密植初步筛选,以获得的14份耐密性差异显著的初筛资源为材料进行耐密植精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含油量、千粒质量、株高3个性状差异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所有品种一次有效分枝数、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单株产量4个性状呈减少趋势(部分达显著水平);密度与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显示,种植密度与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关系,除陕油093外的13个品种种植密度与千粒质量皆呈正相关关系,P4099、6H2420的种植密度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种植密度与产量的二次回归分析显示,中双9号、浙油6001为较耐密植的高产品种; 6H2434为最耐密植的低产品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油菜单株产量与产量组成3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4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低密度条件下,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质量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在较高密度的种植条件下(45株/m2),千粒质量对单株产量的贡献达25.1%,明显大于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10.4%)。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