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家梅[1] 江智霞[1] 刘竹 吴琼[1] 何琼[1] 周静[1] 邵星[1]
出 处:《重庆医学》2018年第34期4425-4428,共4页Chongqing medicine
基 金: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教育科学基金(GJHLQZ160021)
摘 要:中国儒家“仁爱”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伦思想。近年来,国内护理人文教育工作者强调医学教育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介入,涉及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身心调控及与社会的和谐,而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鲜见研究者结合心理学对护生仁爱动机规律进行探究[1-2]。行为转变规律是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基于人的实际需求与行为变化过程,重塑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曲巍等[3]指出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始于新生入学之时,而第一学年护生是角色适应、心理转换、仁爱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仁爱理念、践行仁爱行为的生力军,正确引导护生的医学仁学方向,是高等医学教育的职责所在。因此,本研究结合心理学原理对护生仁爱行为培育前、后进行跟踪访谈,从而探讨第一学年护生仁爱动机规律,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