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洪斌[1,2] 成群 熊文超 胡业庆 谢冰倩 李士虎 Wang Hongbin
机构地区:[1]淮海工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2]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23期325-328,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4336)
摘 要:以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检测指标,在微藻对数生长期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2,2',4,4',5-五溴联苯醚(BDE-99),研究BDE-99对巴夫藻(Pavloca viridis)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致毒胁迫效应。结果显示:低浓度(1. 67μg/L)的BDE-99对2种微藻均有刺激生长作用,高浓度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26. 72μg/L浓度的BDE-99试验组对巴夫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74%。用一定浓度(6. 68μg/L)的BDE-99处理2种微藻,2种微藻的CAT活性在24 h开始升高,96 h达最高值,巴夫藻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分别增加47%、31%;巴夫藻AKP活性于72 h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43%,塔玛亚历山大藻的AKP活性于48 h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升高40%; 2种微藻的ACP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2种微藻MDA含量逐渐升高,特别是塔玛亚历山大藻升高趋势极其明显,巴夫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均在120 h达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56%、95%。研究结果可以为揭示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程度提供参考。
关 键 词:2 2′ 4 4′ 5-五溴联苯醚(BDE-99) 巴夫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毒性效应
分 类 号:X17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