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秉奎[1] Li Bingkui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出 处:《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4期135-138,160,共4页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摘 要: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间,中日两国的战争记忆、战争认识存在不少分歧。一般来讲,日本民众的战争记忆往往与东京轰炸、冲绳战役、原子弹爆炸等“受害”经历有关,“美英同罪史观”“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等认识长期存在。 参见江口圭一著,周启乾译《日本的侵略与日本人的战争观》,《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3期。 中国民众的战争记忆和战争认识,基本围绕“侵略—反抗—胜利”的逻辑链条展开。遭受侵略是该链条的起点,否认或美化侵略都是难以接受的挑战。很明显,围绕着同一场战争,中日有着不同的战争记忆和战争认识。引发两国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