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士皓[1] Wang Shihao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 处:《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108-116,161,共10页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摘 要:"规律"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但是其"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最终确立却只有几十年时间。在古代汉语中,"规律"是指人为制定的"规章律令"。晚清以降,随着科学观念的传入,"规律"一词才有了"客观性""必然性"的转义,但这一义项并未得到普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规律"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正式术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规律"不仅完成了自身的彻底转义,并在与其他相关词语的比较中取得优势地位,成为表述"客观性""必然性"最常用的术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