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修海[1] Fu Xiuhai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9年第1期103-109,共7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郭沫若暮年创作并于1971年10月出版的专著《李白与杜甫》,对其时其境和作者本人,乃至对于李白杜甫观的接受史考察,都是一本有意味的书。以该书重读和细读为中心,梳理其间的李白杜甫论、李白杜甫观所呈现的文学思想史、学术史内涵,从文本结构和文脉文意进行理解,可见该书既有郭沫若对李杜两类诗歌、两种人生,与中国式文学评论史与接受史内诸多的"与"和"不与",更抒发了郭沫若充满张力的自我反思与人世理解、时代认同的暮年情怀。《李白与杜甫》不仅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观,更是他暮年借花献佛式的自我通观与人世反思、文史洞见的确证。他以这种奇崛而平实的写作方式,不动声色地呈现了李白与杜甫的时代,更在思想、精神与文化情怀上完成了自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人与文、学术与文学、古与今贯注融通的一次互文性的写作奇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