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诚 LIU Cheng(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出 处:《工会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Labour Union Studies
摘 要:2018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十周年。回顾《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分析围绕《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既是纪念,也是对仍然流行之批评意见的回应。劳动合同立法的大背景是中国乃至全球长达30年的放松规制,也是中国劳动合同立法成为全球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坚持了正确的立法原则,但由于没有明确用工单位的性质而缺乏可操作性。此后的批评不仅缺乏根据,也没有突破立法过程中的批评意见。《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受到如此激烈的批评,不仅涉及劳动法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哲理层面、法理层面以及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方面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泛滥与价值理性缺失、农业文明对工商业文明的抵抗以及对贫富差距问题的错误认识。2018 i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It is both a commemoration and a response to the popular criticism to review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nd analyze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law.The background of labor contract legislation is the 30 years of deregulation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which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that China's labor contract legislation becomes a global event.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