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规范化处理  被引量:6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specimens from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楠[1] 柴宁莉[1] 令狐恩强[1] 王赞滔 王楠钧 Zhang Nan;Chai Ningli;Linghu Enqiang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853

出  处:《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8年第4期145-14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MC1303600)

摘  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早是1973年Dyhle等[1]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发展而来并进行了首次报道。1984年多田正弘等[2]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胃早癌,并将其命名为“剥脱活检术”,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1994年Takekoshi等[3]发明了IT刀(尖端带有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使对较大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完整切除成为可能,1999年Gotoda等[4]首先报道了使用IT刀进行病变黏膜下整体切除,即ESD术。

关 键 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endoscopic 内镜黏膜切除术 标本 注射生理盐水 黏膜病变 完整切除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