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春时[1]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1-98,共8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AZD069)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确立,是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阶段。早期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了多种美学思潮:以梁启超、蔡元培以及萧公弼、吕澂、陈望道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主义美学,主要受到鲍姆嘉通、康德、席勒美学思想的影响,主张审美的启蒙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服务;以王国维、朱光潜、丰子恺等为代表的早期现代主义美学,主要接受了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思想和本格森、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美学思想,反思启蒙理性,主张审美的超越性和自由性;以王国维(他的美学思想存在着两重性,同时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戴岳、邓以蛰、方东美、宗白华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美学,主张以中国美学传统为主体,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这些美学思潮共同完成了由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它们也存在着思想不成熟、理论建构不系统等缺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