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心理学干预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2018)解读  被引量:1

Interpretation of reporting guidelines(2018) for randomd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存存 杨楠 柯立鑫[4] 刘明 毕志江 李慧娟[1,2,3,6] 荀杨芹 卢婷婷 陈耀龙[1,2,3] 杨克虎 LU Cun-cun;YANG Nan;KE Li-xin;LIU Ming;BI Zhi-jiang;LI Hui-juan;XUN Yang-qin;LU Ting-ting;CHEN Yao-long;YANG Ke-hu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兰州730000 [2]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3]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兰州730000 [4]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 [5]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兰州730000 [6]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9年第1期74-7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Pediatrics

摘  要:随机对照试验(RCT)因其消除偏倚、平衡混杂因素、提高统计学检验的有效性等优点,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1],逐渐推广到临床以外的社会和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和心理学干预(SPI)旨在改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结局,相比临床干预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干预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局指标也涉及多个层次(如个人、家庭和社区等)[2]。目前,对于SPI的RCT报告仍然采用RCT报告质量标准(CONSORT)[3],但包括试验人员、期刊编辑在内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现有的CONSORT报告规范可能并不适合SPI[4-5],系统评价也显示SPI-RCT的报告精确性、全面性和透明性不高[6]。为了提高SPI-RCT的报告质量,2013年,CONSORT-SPI小组正式成立,并于2018年7月在Trials期刊上正式发表了针对SPI-RCT的CONSORT报告规范的扩展版[7]。本文旨在通过介绍CONSORT-SPI2018与CONSORT2010相比修改和增添的内容,为国内研究人员撰写和报告SPI-RCT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随机对照试验 心理学干预 CONSORT 解读 临床干预 CT报告 期刊编辑 统计学检验 

分 类 号:R-03[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