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森[1]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2期210-220,共11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西藏自治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BFX001
摘 要:伴随治理模式的转变,"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的"群体性事件"属于治安概念,基本特征是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作为处置主体也是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治安概念向政治概念的转型是在群体性事件愈发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相关法律文件逐渐淡化其法律性质,不断强调"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定性,但这一策略的弊端已经凸显;法治概念的"群体性事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不仅有利于疏导社会不满、及早发现问题,更具有合宪性的法治基础,只要表达方式合法,就应属于法治范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