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水兰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出 处:《经济法论坛》2018年第2期3-13,共11页Tribune of Economic Law
基 金:西南政法大学科研项目“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2014XZQN-11)
摘 要:利益法学派创始人赫克指出利益是法律产生的根源和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1]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权利的真正实质在于主体的利益。[2]利益作为权利的实质因素,是新兴权利产生的重要基础;权利背后的利益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利制度的设计。从利益角度研究经济法权利现象,揭示经济法权利背后的利益属性,研究社会变迁引发的利益动态发展,既是现代经济法权利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经济法权利制度研究的前提。本文从经济法中权利规范的分析和权利运行的考察入手,分析了经济法权利公益性的基本内涵,并从权利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的角度深入探究了经济法权利公益性的社会机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6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