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成像用于肝外胆道造影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国兴 陈炜[1] 郑晓华[1] 冷凯[1] 曾鹏飞[1] 杜超[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2

出  处:《实用医药杂志》2019年第4期321-322,共2页Pract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 Pharmacy

基  金:遵义市科技局联合课题[遵市科合社字(2017)34号]

摘  要: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肝胆外科手术时造成的胆管损伤,尤以肝外胆道的损伤多见[ 1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胆道损伤逐渐呈上升趋势。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很多,其中手术医师没有正确判断肝外胆道的关系,盲目操作引致占绝大多数。而术中胆道造影对于正确判断胆道解剖关系,避免胆道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目前常用的术中胆道造影是床旁 X 线胆管造影,但其属于有创检查,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有射线暴露的风险[ 3 ]。笔者将吲哚菁绿( indocyaninegreen , ICG )近红外线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术中肝外胆道造影,探讨其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吲哚菁绿 近红外荧光成像 X 线胆管造影 

分 类 号:R608[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